日期 Date :2023-05-18
发布者 :本站
浏览次数:3635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随着生产和消费侧电能占比的提高,电力作为基础能源的作用和地位愈加重要,强不确定性的风光电源给各时空尺度的能源安全带来巨大挑战。需从政策、技术、体制机制等方面开展滚动、持续的研究与研讨,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规模清洁能源发展道路。
5月12日,第五届“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高峰论坛在银川顺利开幕。本届论坛以“新型电力系统,能源低碳转型”为主题,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继电保护、新能源并网与运行、电力储能、海上风电、人工智能、电力信息化、电力市场和太阳能热发电等八个专委会联合主办,多位专家上台进行主题报告,为推动清洁能源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其中广东海启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受邀方参与了此次论坛并就相关主题发表了见解。
海启星首席专家赵谊受邀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了题为:“海上风电就地消纳与产业融合数据推演”的报告,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海上风电场与海洋牧场融合论证、海上风电场与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技术融合点以及海上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技术融合点等几大内容,深入探讨海上风电就地消纳面临的情况与问题。
本次报告主要论证海上风电与就地消纳的可行性,通过数据推演数字孪生等技术,能有效论证风电场与石油钻井平台融合后所面临的问题,其中着重以恩平12-1石油平台为需求方作为案例,从供电孤网、碳封存、运维安全性三个方面,指出了融合是解决供需矛盾的平衡和匹配,通过数据推演的形式使得海上风电与石油钻井平台的融合提供了可行的依据。
同时指出对石油钻井平台采用排放气体收集并打入油气地层能够产生可观的效益,进行碳封存所需的电量可以通过海上风电场的就地消纳形成互补作用,因此发展CO2发电和储能技术,以及海上氢能源的就地消纳成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海上风电场与钻井平台的融合前景广阔。
运维的安全性
01台风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台风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通过实时监测台风动态和台风影响区域海域实况,向客户提供多算法模式下的相似路径台风的分析比对、可视化动态展示以及历史台风综合分析的结果,并对台风期间数据资料进行归档。该系统根据灾害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能为海上风电场和石油钻井平台建立海洋灾害预警报体系提供支持。
02风暴潮精细化预报系统
海启星一直致力于水文气象信息服务,通过“天上看、水上巡、网上管”体系,结合卫星遥感、大数据、物联网、智能AI分析等智能化技术手段,构建调查监测、灾害预警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网”,为海上风电场就地消纳的实际应用撑起“防灾”保护伞。